GEB读书笔记之四——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在继续折腾数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计算机中的一个类似的问题吧。作为程序猿,提到新的一门语言,大概都是是先学“Hello World”怎么说(相对的,正常人一般会先学“我爱你”怎么说)。一般来说提到Hello World程序那必定就是非常简单的程序了,不过我们想像这样一个程序:这个程序接收输入n,之后寻找方程 \(x^n+y^n=z^n\) 的整数解,如果找到,则打印Hello World,如果没找到,则继续搜索下去并不打印任何东西。那么如果我们有另外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可以判定之前那个程序是否能够显示Hello World,如果能显示就输出Yes,不能的话就输出No。这其实就相当于一个费马大定理的验证程序,相似的,我们还可以弄出证明XXXX猜想的程序,数学家们耗费几百年才解决或者至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就能被我们计算机工作者轻松加愉快的解决了耶~~~那么这种程序真的可能做出来么? 答案一如既往的悲剧:否。

我们的想要做的程序可以由下面的图来说明,假设我们想要做的程序是H,它可以接收另外一个程序 P 和输入 I 作为输入,其用于断定带输入 I 的程序 P 是否显示Hello World,如果是,则程序H输出Yes,否则输出No。我们将证明这种程序H是不存在的。

Photobucket

运用归谬法,假设这样的程序H存在,我们将其做一些修改,修改后的程序我们称之为\(H_1\),但是其与H没有本质的不同。这样的修改是:当H输出为No的时候,\(H_1\)输出Hello World。

Photobucket

第二步,我们让 P 的输入 I 就是 P 本身,这个可以由编码来实现,类似于上次讲的哥德尔配数,程序也是可以编码的。之后我们就只需要输入 P 而不是 P 和 I 了。此时构造程序\(H_2\),其在\(H_1\)的基础上做如下修改:

  • 读入整个输入P并保存
  • 之后模拟\(H_1\),只是当\(H_1\)读取输入时\(H_2\)就读取上一步保存的副本

最后的示意图可以如下所示:

Photobucket

那么现在就可以证明\(H_2\)是不存在的。因为如果我们把\(H_2\)当做输入 P 喂给它自己,这时就会出现悖论。首先,如果判定程序\(H_2\)输出Yes,则意味着\(H_2\)以自身作为输入显示Hello World,但是刚才我们假设\(H_2\)输出的是Yes而不是Hello World。同样的,如果假设\(H_2\)以自身作为输入输出的是Hello  World,则判定程序\(H_2\)输出一定是Yes。所以无论假设\(H_2\)有什么输出,都能推出其有另一个输出。这就造成了悖论,解决这个悖论的方法就是承认\(H_2\)不存在,所以\(H_1\)也不存在,所以H也不存在。

哥德尔的证明和上面的类似,哥德尔在我们所说的那个足够复杂的系统中构造了一个自指的命题,这个命题为真,并且这个命题在那个系统下不可证,于是两全的企图被打破了,想活在新闻连播中?那么只有自己努力喽。不过在说明哥德尔用了什么命题之前,先来看看自指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视频里,Carl在说My voice is higher than your voice时会同时提高声音,可以说这句话自己提到了自己,这种感觉很奇妙,因为一般来说我们说的一个句子都是在讨论其他东西,而这个句子却在说自己,再举个例子:“这句话有七个字”,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这句话自己的事实:它有七个字。这种句子听上去也许不是很舒服,但却是哥德尔证明中重要的东西。

之后就明说了吧,我们为了证明希尔伯特方案是不可能的,需要构造一个能够推翻它的定理,这个定理满足如下条件:

  • 在那个足够复杂的系统内部可以表示。
  • 这个定理是真的。
  • 这个定理在那个复杂系统中不可证。

能够在复杂系统内部被表示是一个必要条件,否则谈何“在该系统下可证”这个性质(自己都表示不了的东西可不可证无所谓)。那么哥德尔想要构造的命题就是:“本命题不是系统的定理”。但是,直接这么说是不行的,因为这句话是没法表示成系统中的定理的。原因某种程度上是显然的,这句话形容的是系统的一个性质,但是,系统内部的定理是不会形容系统本身的性质的,就像几何学中的定理讲述的是点,线,面等的性质而不是几何的性质。只有有了几何这个整体的概念后我们才会说出几何本身的性质是什么什么。所以直接这么说是不行的,那么就只有来构造一个和这句话等价但是在系统内部可以表示的命题。这就要利用到之前说到的哥德尔配数了。

首先我们要表示不可证这个概念,因为我们已经把系统中各个定理表示成数的形式了,所以每个定理有一个数来表示,并且每个定理的证明过程也能由一串数来表示,就像上次说的4=1+3就可以表示为11110100111,而证明的过程就是把那三步的数连接起来,当然要用一个其他的数分割每个步骤,假设用2吧,则证明过程就可以数字化为11010012111010011211110100111。
于是
(11110100111,11010012111010011211110100111)
就是一个证明对。一对数是否是正确的证明数这个问题是可以在有限的步数内得到证明的,人工的方法无非是将数字翻译回来,在推导中一步一步看下去,看看哪些是公里,哪些不是,对于不是的则可以检查其是否可以从某个规则中推理出来。这样就能证明两个数组成的对是否是一个真的证明对了。这其实就是可证——两个数构成一个证明对,与不可证——两个数无法构成一个证明对的表示。而且由于其可在有限步骤里证明,所以其是可以在系统中表示的。

之后我们要想如何能让定理自己描述定理。书上自创了一个词“摁”,我估摸着作者用这两个字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用手把自己融汇并按入到自己里面,所以又是提手旁又是汇又是恩的,这听上去口味有点重啊……撇开口味不谈,摁的前提是有一个至少有一个自由变元的公式,这里的自由变元有点像方程中的未知数,你可以将不同的数代入到那个未知数中。所以在摁的意义下,我们首先计算公式的哥德尔数,之后将这个哥德尔数代入到原来公式的自由变元中,得到的新公式的哥德尔数被称作原哥德尔数的算数摁化。给定两个数,能否在有限步骤中确定一个数是不是一个数的算数摁化?答案是可以,人工做也不难,首先将一个数翻译回原本的公式,之后将其中的自由变元拿刚才的数代替,最后计算出新公式的哥德尔数,将其与另一个数比较,相同则这两个数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算数摁化,否则则不是。可见这些工作都能在有限步骤中完成,所以算数摁也是可以在系统中表示的。

准备工作就此完成了,我们来构造最后的公式吧:

公式G’:不存在 a 和 a’ 使得: (1)a 和 a’ 是证明对; 并且(2)a’ 是 a” 的算数摁化。

这个公式显然存在一个哥德尔数,我们假设其为 u,随后我们将这公式里的自由变元 a” (注意 a 和 a’ 不是自由变元,它们在公式的开头被提到了)用 u 来代替,则得到

公式G:不存在 a 和 a’ 使得: (1)a 和 a’ 是证明对; 并且(2)a’ 是 u 的算数摁化。

这里,公式G的哥德尔数是什么?G本身是由 G’ 摁得到的,G’的哥德尔数是 u,所以由上面的定义,G的哥德尔数就是u的算数摁化

所以,u的算数摁化是存在的,他就是G的哥德尔数,自然,公式G中的(2)是成立的。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公式G说得是现象(1)和现象(2)不能同时成立。但是现在现象(2)已经成立了,并且还告诉我们 a’ 具体是什么,那么不能成立的事就只可能是(1)了,所以我们可以把公式G重新措辞为:

没有一个数 a 能与 u 的算数摁化形成证明对。

换句话说就是:以 u 的算数摁化为哥德尔数的那个公式找不到一个可以证明其的序列。既然找不到这样一个序列,则以 u 的算数摁化为哥德尔数的那个公式不是系统中的定理。但是回过头来我们想想,“以 u 的算数摁化为哥德尔数的那个公式”是什么?那不就是公式G自己么!所以这句话相当于在说“G不是系统中的定理”,由于G就是它自己,所以这句话等价于:

我不是系统中的定理。

这样,我们就以一个能在系统中表示的公式G,描述了一个我们想要的那个等价的定理。之后的问题就简单了,G是系统中的定理么?如果是,则其是系统中的真理,可是实际上它在说啥?他说自己不是系统中的定理,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如果不是呢?这倒没有矛盾,但是G的非定理性是由其自己断定的,因而G讲述的是真理,但是G又不是系统的定理,于是我们就找到了一个真理,他能在系统中被表示,但它却不是系统中的定理,完备性的希望就此破灭了。

悲剧啊!

可见任意想到的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好的方法最后都被证明了是浮云,世界总是向着混乱不堪飞奔而去,渺小的人类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是显的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就人活动的这点负熵顶屁用啊,QB快来拯救宇宙啊,这泥马越说越悲观了,不过事实也的确坑爹。虽然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完了,不过这文章应该还有后续,比如说哥德尔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什么的,还有留给我们的残酷的现实是什么什么的,那么就下次再见吧。

GEB读书笔记之三——形式系统的完备性和哥德尔配数

上次提到了一个叫pq的形式系统,并且讨论了相容性是什么玩意,那么这次就来讲讲形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完备性

还记得我们给pq系统赋予的加法解释么?当时我说这个系统形式化了正整数的加法,那么笼统的说加法行不行?行,但是却不够准确,因为0=0+0这个简单的加法在pq系统里就没有办法表示,更别提非整数的加法了。像这样,如果在某个系统里不能表示我们想表示的所有结论,那么这个系统我们就称其为不完备的。就比如pq系统,其在加法的意义下是不完备的,但是在正整数加法的意义下却是完备的。可见完备与否取也决于我们想让一个形式系统有何等的能力。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想法是,弄出一个数学上的形式系统,这个形式系统足够强大,并且是相容的,是完备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机械的通过符号上的演算来得出各种定理与结论。由于它足够强大,所以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非常多的定理。并且由于相容性的保证,我们得出的定理都是真的,又由于完备性的保证,所有我们想要得到的定理我们都可以得到。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让所有人的活在新闻联播的世界里的想法。不过希尔伯特提是提出来了,但是据坊间谣传说其本人相比于推导数学更喜欢帮人打官司,特别是遗产官司,这样可以在打完官司后大肆获利一笔。于是他本人并没在这上面花太多心思。不过这种想法听上去还是非常诱人,也吸引了不少人去研究,可惜此等美梦被哥德尔给打破了,哥德尔证明了:当有人活在新闻联播中的时候,必须有另外一群人活在今日说法之中,这就叫一国两制。一个足够强大的系统,不可能同时具有相容性和完备性。也就是说,一个系统如果足够强大,那么要么它能推出所有你想得到的结论,但是随之而来的其必定能推出另外一些你不想得到的——也就是错误的结论。(完备的但是是不相容的)要么其所有的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是其却必定不能推出你所有想要得到的所有结论。(相容的但却不是完备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就像电影社交网络的某个海报上写的那样——You Don’t Get To 500 Million Friends Without Making a Few Enemies.

在说哥德尔的证明之前先来问问大家一个问题吧:证明和计算是一回事么?对于我来说,之前一直认为这两件东西不是一回事,就像水和米饭虽然都是吃的但是不是一回事一样。不过哥德尔似乎不这么想,他认为计算和证明差不多,于是就有了哥德尔配数。那么举个例子来说明哥德尔配数是什么东西吧。首先我们来证明 4=1+3是pq系统中的定理:

  1. – – q – p –               公理
  2. – – – q – p – –           推理规则
  3. – – – – q – p – – –   推理规则

这就是4=1+3在pq系统中的证明过程,如果这时我们用0代表q,00代表p,每个横杠用一个1来代表,那么整个证明过程可以写为:

  1. 1101001                     公里
  2. 111010011                 推理规则
  3. 11110100111             推理规则

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数字化,而每个字母对应的数字就被称为哥德尔配数。要说明的是,配数的方法是不定的,只要保证一一对应就可以了,也就是说需要每一个数都能够被恢复成原始的字符串。此时我们就可以说证明是由一步步的算数运算得出的了(虽然这个运算的步骤和方法可能看上去莫名其妙)。这样我们就把证明转换为了数字上的计算。

那么在最后进入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之前,先揪出来一个之前说了无数遍却从没明确过的概念吧:一个足够复杂的系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这里的足够复杂是什么意思?详细的解释会比较麻烦,所以简单点来说就是:当这个系统可以形式化自然数时,这个系统就是一个足够复杂的系统。自然数是一个从小学起我们就开始接触的概念了,想必大家都认为这个很简单。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系统,也不能做到两全,这听上去还真是可惜。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这个系统里的所有能推出的结论都是一定能在有限步数中能推出的,这个应该好理解,毕竟我们需要这个系统给我们提供结论,如果他提供结论的过程有可能花费无限的时间(无论这个可能性有多低),那么其对我们而言就是没有意义的。另外虽然你可能觉得如果需要1亿年才能提供结论的话,虽说这是有限的,但是也没有意义。话虽如此,我们在这里并不限制推理所用的时间,100亿年也无妨,只要不是无限即可。

那么哥德尔最后就是证明了,下列四点不能同时成立:

  1. 系统足够复杂
  2. 系统相容
  3. 系统完备
  4. 系统的公设集递归

最后一点其实就是说的其推出结论只需要有限步骤,我们在这里用递归来表示有限步骤得结论这个性质。

下一篇就会切入哥德尔定理的证明,通过构造一个自指的命题,来证明希尔伯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那么下次再说吧~

[跟风向]凉宫厨你伤不起

作品的名字就很奇怪!!有木有!!!作者随便想了个名字就一直沿用了!!有木有!!!

第一话朝比奈みくる大冒险episode00超坑爹的!!有木有!!!!会吓坏小盆于的!!!!有木有!!!!国产动画的剧情都更合理一些啊!!!有木有!!!!

第一季播放顺序让人想掀桌啊!!!有木有!!!!看到第四话(棒球)突然冒出一个好基友让咱不由的倒回去看了前两集确保自己没有看漏古泉这货的出场!!有木有!!!

但是超好看的!!!有木有!!!!团长超元气的!!有木有!!!!大萌神超萌的!!有木有!!!!1096超让人想X壶屋她的!!有木有!!!剧情展开超跌宕起伏的!!!有木有!!!!第一季结尾超治愈的!!有木有!!!!!

还有那个有名的“わわわ忘れ物”!!!现在大家都把乱入男叫谷口了!!有木有!!!!

然后!!小说也超有趣的!!有木有!!!然后就眼巴巴的等着第二季!!有木有!!!尤其等着消失!!有木有!!!

可是尼玛京阿尼!!什么精品策略!!!尼玛让劳资等了三年才看到第二季的影子!!!你看人家JC!!!愣是靠着量上的优势把魔禁这种烂泥都糊上墙!!有木有!!!宇宙第一神作啊!!有木有!!!尼玛凉宫的那点人气就被你糟蹋掉了!!!!

可是!!!当某天早上在种子列表里看到《竹叶狂想曲》的时候!!!凉宫厨们还是头顶青天内牛满面有木有!!!发誓一辈子都要追随团长大人和大萌神有木有!!!发誓一辈子都要当京蜜有木有!!!当传出那个28集的列表,得知不仅消失,连雪山症候群都能动画化了的时候,凉宫厨们鸡冻的都快死了!!有木有!!!!!

然后!!!!团长一幅呆唯脸是怎样!!!!线条软的和KON一样是怎样!!不过我们凉宫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漫无止境的八月剧情很带感的!!!线条软一点又怎样!!!!!

然后京阿尼我淦你娘啊啊啊啊!!!8话啊!!!!你特么脑子进屎了么!!!!!胜败乃兵家常事你妹啊!!!!大侠请重新来过你妹啊!!!不是说好了只有15498次么!!!为毛成了15532次啊!!!还尼玛一脸骄傲的自称『虽然剧情是一样的但是背景人物分镜全都不同哦我们可没有偷工减料哦』!!直到现在劳资一听到“偶卡西”胃都会痉挛啊!!有木有!!你妹的还劳资消失!!!!还劳资雪山症候群!!!!

说完动画,再说小说!!!说好的惊愕呢?!!不是说07年5月就要出么?!!然后一拖就又是3年有木有!!10年5月挤牙膏一样挤了一段,团长居然特么有了人妻属性!!!病弱的长门!!!复活的班长!!!超能力大战!!!尼玛然后就没下文了!!!尼玛这都又快一年了你特么干毛去了!!!其他坑你特么也不填!!!!逃离学校虽然第一本很渣但是后面都超好看的有木有!!!宫野超帅气的有木有!!!!尼玛7卷之后就又没下文了!!!!还有守护者!!!丢着几个大坑不填有尼玛去开新坑!!!蜻蜓迷宫是怎样?!!!你看人家宇宙第一神作!!!硬是靠数量把质量弥补了!!!再看看人家西尾维新!!!!一个月一本!!!!连贺东招二都把全金给填了!!!!尼玛谷川流到底在搞什么飞机!!!

剧场版!!!尼玛制作那个精良啊!!!看预告片劳资口水都已经流下来了啊!!09的钱全花在这里了么混蛋!!!然后!!!2月放映12月才出DVD是闹球肾啊!!!不是潜规则半年么!!!你特么雪藏你妹啊!!!!场景华丽得不像话啊!!!班长的剑刃风暴是闹球肾啊!!!有必要么!!!!你特么把钱匀一点到09去会屎么!!!!还有!!!麻痹的作为一个团长控看到那个该死的结尾压力山大啊!!!你妹的全世界都尼玛萌大萌神去了么!!团长党何在啊!!!不要看了拍电影就成团长黑啊你们这些战斗力不足5的渣渣!!!

诚哥教你欣赏古典乐

池袋西口公园是一部相当优秀的作品,虽然有点成年人的童话的嫌疑,不过整体凛冽干净又透出温暖的文风让人爱不释手,一如石田衣良的其余作品。主角真岛诚一开始只是个小混混而已,但是在女孩小光的影响下开始欣赏古典音乐,逐渐成长为一名爱听古典乐的小混混。基本上是每一个故事都会出现至少一首古典乐,现在把名称整理如下,并附上小说中的描写。

池袋西口公园1

第一章 池袋西口公园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Tchaikovsky:Serenade for string orchestra
书中描写:“柴可夫斯基是爸爸最喜欢的曲子。他经常和人家两个人一起锁在书房里听柴可夫斯基的曲子呢。《弦乐小夜曲——舒缓版》,这是爸爸经常在我们在一起时放的曲子呢,爸爸好爱、好爱光子的!虽然有时也会痛得不行,也觉得不喜欢,但是爸爸说相亲相爱的人都会这样做的。”

第二章 幽灵旅行车

拉威尔:死公主的孔雀舞
Maurice Ravel: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Pavane for a Dead Princess)
书中描写:“CD放进手提音响里,音响里传出《死公主的孔雀舞》,有点不太吉祥的曲名。但我还是闭上眼睛听了起来…较之交响乐版,我更喜欢原始的钢琴版本。”

第三章 绿洲的亲密爱人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雪赫拉莎德
Rimsky-Korsakov:Scheherazade
书中描写“看了CD内页的解说,才知道原来《天方夜谭》是讲述山里亚努和雪赫拉莎德之间的故事。一个是认为世间女子都不贞,所以在初夜后就把她们通通处死的国王,另一个是利用每晚说故事卖关子来保命的宰相女儿。真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故事最后,国王因为雪赫拉莎德的聪颖而对所有女性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这和千秋不也一样的吗?她不就因为卡西夫毫无觊觎之 心的诚实态度,而改变了对全体男性的观感吗?
国王和妓女,在人性方面,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对了这章中作者还提到了一首歌,U2的《STAY》:“虽然也有人批评U2落伍,但我很喜欢他们那时的新专辑,于是先把Stay这首歌录到回转式录音带,再接到电波发射机,然后就出门了。我在自行车上载了一台小小的FM收音机。就在那个暖洋洋的春夜。一边听着杂音,一边听着我最喜欢的曲子从我的广播电台里传来,那种感觉真是爽毙了。转进某一条街时,盛开的白色樱花和U2像晚霞一样舒畅的歌声蓦地重叠。那首歌的歌词里说‘如此遥远,却又如此接近’。我在笔直的街道上欢快地骑车奔驰,一直到收不到信号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条在夏夜海里游泳的海豚,那种跟家距离很远,却仍紧紧相系的感觉,真的令我迷醉。或许也是因为我没什么朋友吧,所以从此以后我就迷上了电波。三个月后,我就被别人取了个‘无线电’的绰号。”

第四章 太阳通内战

巴赫:英国组曲
J.S.Bach:English Suites
书中描写:无

巴尔托克:弦乐四重奏
Béla Bartók:Complete String Quartets
书中描写:无

巴赫:马太受难曲
J.S.Bach:Matthaus Passion
书中描写:无

池袋西口公园2:计数器少年

第一章 妖精之庭

武满彻:精灵之庭
武満徹(Toru Takemitsu):精霊の庭(Spirit Garden)
书中描写:“…瞬间仿佛置身庭院,在悠闲漫步中欣赏着各种景色。不断转换形态的旋律,犹如丝绸缭绕般绚丽地流逝而去,着实令人捉摸不透。看了看CD盒上写的介绍,方才得知这是在西口公园的东京艺术剧场现场录制的,距今已有五年的时间,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淡泊凄楚的音乐,由8?位专业演奏家演奏,展露了他们用毕生心力学到的乐器精髓。”

第二章 计数器少年

Steve Keich:献给十八位音乐家的音乐(Music for 18 Musicians)
书中描写:“Reich是本世纪的美国作曲家。目前依然健在。说起现代音乐感觉上好像深奥了些,其实一点也不,现在有很多广告都用现代音乐来做背景。在听旋律单纯的钢琴曲或木琴曲时,我们会感觉到音与和音之间相互干涉,高与低的地方互相叠交,如波纹般一圈盖过一圈,两圈相互影响。这种音乐的精髓表现在节拍的间隔,而非旋律本身。”

第三章 银十字

海顿:十架七言
Haydn:The Seven Last Words of Christ on the Cross
书中描写:“那是基督被吊上十字架时所说的七句话,后人把它谱成了音乐。有管弦乐版、神剧版、弦乐四重奏版三种,也许是我老了的原因,惟独喜爱四重奏版,听上去安安静静的很舒服。不管怎样先暂时放松一下,有声音总比没声音要好。再说思考的时候配上有节奏的韵律感,往往能够让自己的思维顺利潜入最深处,思考时音乐的韵律非常重要。”

第四章 水中之眼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
J.S.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书中描写:“你也有那种时候吗?当你不知道听什么音乐的时候,会潜意识地把手伸向GlennGould的CD吗?他用钢琴演奏 J·S·巴赫(今年是巴赫去世二百五十周年,不过我的下意识跟这个可是没有任何关系),那种让你又重回现实世界的音乐会给你的心灵注入新的内容。更奇怪的是,我的思考节奏总是和顾尔德音乐的快速节奏和诡异的间隔合上了拍子。”

池袋西口公园3:骨音

第一章 骨音

瓦格纳:帕西法尔
Wagner:Parsifal
书中描写:“《受难日》的音乐既宁静又深邃,但我听进去的音符只有一半。因为须来所说的那种天国开启的声音,以及在Live House里听到的穿透神经般的声响,一直残留在我的耳膜里。”

第二章 西一番街外带

英格柏汉普汀克:糖果屋
Engelbert Humperdinck:Hänsel und Gretel
书中描写:“于1893年在魏玛剧院首度公演,充满着清甜的气息和可爱的节奏,很适合儿童欣赏。穿插于其中的甜美节奏,就像糖果屋里塞满的糖果饼干。”

第三章 黄绿色的神明

韩德尔:水上音乐
Handel:Water Music Suite
书中描写:“作为一曲英国夏季野外庆典的开场曲,气势恢宏又蕴含清新的基调,沉静和闲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狂热的野外气氛和静谧的夏日时光不着痕迹般杂糅在一起,就像天然的赋予,打造出一段令人畅往的时光。”

第四章 西口仲夏狂乱

舒伯特:死神与少女
Schubert:Death and the Maiden
书中描写:“一股熟悉的旋律流入耳畔,原曲是舒伯特晚年所作的四重奏,有着一个飘逸魅惑的名字《死神与少女》。精致的节奏与快速的张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强烈的速度中流动着流畅柔婉的韵律。在这抽象的氛围中,我跟前仿佛闪过一个狂奔的少女,用力踢开了阻挡在前方的明暗死神。”

梅湘:小鸟专辑
Olivier Messiaen:Bird catalogue
书中描写:“这首曲子的作曲家是法国的现代音乐巨匠奥立弗·梅湘。而这首曲子的弹奏者,是一位俄国钢琴家,据说他在录制这张CD时,根本没有看乐谱,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完美地演奏了这首曲子。”

池袋西口公园4:电子之星

第一章 东口拉面商战

约翰.凯奇:预置钢琴的奏鸣曲与间奏曲
John Cage:Works For Piano & Prepared Piano
书中描写:“预置钢琴的音色有时像玩具钢琴,有时又和风琴或古代的竖琴很像。虽然听来简朴清澈,但又让人感到几分压抑。”

第二章 献给宝贝的华尔兹

这两首是爵士乐
奥斯卡·彼得森乡村三重唱:夜行列车
The Oscar Peterson Trio:NIGHT TRAIN
书中描写:“或许是大叔安的那台真空管扩大机起的作用,这乐声虽然很强,但音色却柔软得跟丝绸一样。我不禁好奇,难道奥斯卡·彼得森那意大利香肠般的手指,也能在白色琴键上弹出如此浑厚的音色吗?”

比尔·伊文斯:献给黛比的华尔兹
Bill Evans Trio:Waltz For Debby
书中描写:那宛如秋日落叶般紧紧相连的短促钢琴声倾泻而出,多么宁静的曲子。

第三章 恐怖的头罩

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Beethoven:Violin Sonata No.5 “Spring”
书中描写:“这些曲子都是贝多芬在三十几岁以前写的,所以充满了年轻气盛的霸气。对我来说,这简直是最大的享受,所以我经常在肮脏的池袋街头静静地坐着,而心神早已跑到了充满活力的艺术世界里。”

第四章 电子之星

巴托克: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Bartók:Duke Bluebeard’s Castle
书中描写:“这是一段最贴切于我现在心情的背景音乐,这曲音乐的第一页的一段歌词中描写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在满是铁链与剑、打上钉子的木桩,以及烤得烫红的铁棒房间里,朱蒂丝·佛利耶西唱道:‘你的城堡,踏满了血的足迹!你的城堡鲜血四溅!’”

池袋西口公园5:反自杀俱乐部

第一章 皮条客布鲁斯

莫扎特:唐璜
Mozart:Don Giovanni
书中描写:“这部歌剧里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生,讲的是风流倜傥的唐璜在石像骑士的教唆下堕入地狱的故事。不论听多少次,我都只能听到整天沉浸在女人堆里,只忠于自己意念的唐璜对人生的认真,其他所有的人都愚蠢至极,就像我和布鲁斯。”

第二章 季末流星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
Holst:The Planets
书中描写:“很多人应该比较熟悉它当中的第四乐章《木星》,也就是周日晚间电影节目的片尾曲。其实其他的乐章也非常不错,只是常常会被人们忽视,如副标题为“翅膀天使”的《水星》,以及配上神秘女声和声的《海王星》。当时我心里最想听的是《土星》,它有一个很有趣的副标题口叫‘寿星。’”

第三章 玩具杀手

第四章 反自杀俱乐部

贝尔格:伍采克
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Wozzeck
书中描写:“这个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情节凄惨得惹人感伤,讲的是贫穷的士兵伍采克在军队中被战友欺负得最后精神失常,常常产生幻觉,幻想妻子玛丽出轨,和军乐队的男人有染。最后玛丽被他刺死,他自己则溺死在满是淤泥的池塘里。最后一幕更是讽刺幽默,他们的孩子在玩着木马,旁边顽皮的孩子嘴里喊着:“我们要去看你妈妈的尸体.”简直是疯狂得不可理喻,强烈的反差直刺内心。”
池袋西口公园6灰色的彼得潘

第一章 灰色的彼得潘

莫扎特:魔笛
Mozart:Magic Flute
书中描述:“一会儿是夜之女王,一会儿是捕鸟人,一会儿又是什么祭司的,登场人物我完全搞不懂。由于故事受到共济会思想的影响,有很多地方不知道在演什么,不过仍然感受得到充满童话般的快乐气息以及优美的旋律,正适合闲适的十二月午后聆听。”

第二章 与野兽重逢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
Beethoven:Symphonie No.4
书中描述:“在贝多芬共九大交响曲中,第四交响曲虽然不是最伟大的一首,却是最惹人怜爱的,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一听到第一乐章的慢板,我总是想起春天波浪平缓的海面。”

第三章 站前无照托儿所

保罗·杜卡斯:魔法师的弟子
Paul Dukas:Sorcerer’s Apprentice
书中描述:“是根据歌德知名的叙事诗重新创作的音乐交响诗。听起来似乎格调很高,不过这首曲子之所以有名,也是因为迪斯尼动画用了它当配乐。故事讲的是魔法师的弟子趁师父出门时施展了不够纯熟的魔法,而把整个屋子弄得都是水的幽默情节。曲子听起来也很可爱。”

第四章 池袋凤凰计划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Igor Stravinsky:The Firebird
书中描述:“…是这位二十世纪俄国天才的成名作,是他二十七岁初次写下的芭蕾音乐。虽然听起来很像阴沉的童话,但曲子里随处可听到精密而野蛮的节奏。”

斯特拉文斯基: 普尔奇涅拉
Igor Stravinsky:Pulcinella
书中描述:“优雅的旋律缓缓地从竖笛转换为长笛。如果人生也能像这样流畅地变奏的话,该有多好呢。”

池袋西口公园7:G少年的冬战争
第一章 要町电话男

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前面已出现过,再次出现)
Beethoven:Violin Sonata No.5 “Spring”
书中描述:“听起来开朗而快活,在一共十首的小提琴奏鸣曲之中,它最具有女性特质。写出这支曲子时,音乐巨人贝多芬不过三十多岁而已,还没有神经衰弱或忧郁的毛病,利落而奔放地将旋律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人是不是只要上了年纪,做像这样的事就会变得很困难呢?”

第二章 欺诈师维纳斯

穆索斯基(钢琴版)&拉威尔(管弦乐团版):展览会之画
Modest Mussorgsky&Maurice Ravel: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书中描述:“有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钢琴版和拉威尔(Maurice Ravel)的管弦乐团版,两者截然不同,有时间的人可以听听看。穆索斯基的是黑白素描,极有魄力;拉威尔的管弦乐团版则极细密地为它涂了色彩。将两者比较一下,会觉得很有趣。”

第三章 连续纵火犯

韩德尔:皇家焰火
Handel:Royal Fireworks
书中描述:“专辑封面是在夜空中绽放的烟火。二百五十年前左右,为了纪念奥地利王位争夺战的结束,伦敦举办了焰火大会。气势十足的《皇家焰火》,就是当时为此而写下的,一共用了九支小号、九支法国号与二十四支双簧管,再加上十二支巴松管,这样你应该了解组成的规模有多庞大了吧。我一面恍惚地看着西一番街,一面思考着当时音乐水平之高。十八世纪时,韩德尔与莫扎特写下了典礼的音乐;而现代纪念世界杯的廉价主题曲,却是由不知哪里少根筋的摇滚乐团创作的。我们活在一个文化水平不断降低的环境,几百年来,文化快速地贬值着。”

韩德尔:风琴协奏曲集&合奏协奏曲
Handel:Organ Concerto

第四章 G少年的冬战争

艾里布·沃夫冈·科恩格尔德:死亡之城
Erich Wolfgang Korngold:Die tot Stadt
书中描述:“很酷的歌剧”

池袋西口公园8 非正规反抗军

第一章 千川余生妈妈

巴赫:安娜·玛格达勒娜·巴赫的笔记簿
Bach: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
书中描述:“这是巴赫为他小他十六岁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所写的上课用的曲子。不愧是巴赫,即便是专供自己家庭用的实用音乐,他还是写了许多很棒的旋律在其中。或许这才是真正的「House Music」吧。”

第二章 池袋清洁队

莫扎特:第十五号嬉游曲
Mozart:Divertimento in B-flat, “Lodron”, K. 287
书中描述:“这是天才莫扎特为了某个有钱人的派对而飞快写出来的名作。好几张透明的翅膀张了开来,振翅往夜空飞去。连像池袋这麼脏乱的城市,旋律的翅膀似乎也能帮忙把它整个带到天空中去。”

第三章 退休牛头犬
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
Beethoven:Symphony No. 7
书中描述:“因为一讲到秋天,就要听这首黄金七号曲吧。日剧裡都不知道播了N,或许各位早已耳熟能详了,但它依然还是一首好曲子,没有改变。”

第四章 非正规反抗军

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号交响曲《列宁格勒》
Dmitri Shostakovich:Symphony No. 7 in C major Leningrad
书中描述:“因为我没有那种心情只听什么优雅而美丽的音乐。第七号交响曲「列宁格勒」是描写德国与苏联战争的一大作品。不过这首曲子再怎麼听,只是像独裁者监视下写出来的行进用音乐而已。如果不笑著假装勇敢,有人就会从后面把你推落到谷底去。就是这麼恐怖的音乐。”

以上,就是IWGP1-8卷出现的绝大多数古典乐。很多都在verycd上有,甚至就是诚哥听到的版本。

抛弃文件夹!用Plex来管理你MAC下的视频!

Update(2012/5/9): 有鉴于字幕的支持问题,我现在切换到XBMC上了,这篇文章不少地方还适用,不过要补充几点:

1. XBMC支持自定义字体,但是需要将字体文件放入~/.xbmc/temp/fonts文件夹下。另外不知为何,我这里需要将这个文件夹设为只读才可以,否则每次播放文件这个文件夹会被清空。

2. 最新稳定版的XBMC(11.0 eden)不支持10bit视频,但是Nightly版支持,另外预定在下一个稳定版时会支持。
12.0已支持(2013/02/12)

3. 对于电视剧即使其本身只有只有一季,在文件名里也必须写上S01而不能省略。详细的命名规则在这里

Update(2012/5/26): 对于iOS版的XBMC,可以将ASS字幕所用字体放入/private/var/mobile/Library/Preferences/XBMC/temp/fonts下(没有就自己新建一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大码率的视频,带特效的字幕会导致拖慢,这个恐怕除非以后硬件升级,是没有把法解决了。另外使用共享功能观看计算机上的视频我推荐使用这个软件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AFP(Apple)或SMB(Microsoft)共享方式,比较方便。其他的使用指南网上有很多,我就不再复述了。

Update(2012/5/29): Nightly版的XBMC现在已经支持BD原盘的HDMV menu功能,只要打开BDMV文件夹下的index.bdmv文件即可,但是仍旧有不少Bug,也不支持BD-J和BD-Live,Windows用户 还是使用TMT或者PowerDVD作为外挂播放程序比较完美,至于MAC用户嘛…去装个Windows吧… 12.0正式版对HDMV Menu的支持有所改善,但仍旧不完美,另外仍旧不支持BD-J和BD-Live(2013/02/12)

Update(2012/7/18): 在iOS上播放如果连普通的字幕都会拖慢,可以考虑安装nightly版本,对于字幕的处理效率比起正式版有了本质的提高。 12.0已解决(2013/02/12)

============================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已经习惯了用库来管理自己的文件,iTunes,Papers,iPhoto。之前还嫌他们巨大而又笨拙,但是当习惯之后却再也不想回到用文件夹来管理文档的低级工作中去。那么上面的3个软件分别对应于音乐,论文,照片。但是显然的,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别没有被包含在内,那就是视频。Plex是Mac下一个出名的视频管理软件,不过大部分人应该只把其当作了视频播放器来用。如果只是把它当作视频播放器的话这个软件未免显得太巨大了一点,并且它大部分的功能都没有利用到。那么经过两天的初步摸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使用Plex管理视频文件的心得体会吧~以下内容适用于Plex的0.9及以上版本,以OS X10.6.6作为运行平台,不过Plex之前放出了Windows版,所以以下内容应该也是部分适用于Windows。

首先要说明的是Plex的管理功能相较于iTunes之类还是稍显麻烦,上面的3个软件你并不需要关心文件夹是否整齐,文件名是否合适。但是显然Plex现在还不是那么的智能,所以我们还是要先从最基本的文件夹和文件名开始整理起,以备Plex的Media Server使用。

对于文件夹的设置,我们需要将电影和电视剧放置在不同的文件夹下,并且,不同的电影和不同的电视剧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下。也就是说一个片子一个文件夹,并且电影放到电影的文件夹里,电视剧放到电视剧的文件夹里。接下来就是文件的重命名了,如果说文件夹的问题还好说,那么文件的重命名就绝对就是一大讨厌的事的,特别是对于电视剧而言,动辄十几到几十集,难道我们还要一集一集的更改文件名么?复杂重复的工作自然就要交给机器来做!这时后我们就要请出Apple系统中自带的Automator了。在应用程序中打开Automator,选取服务作为工作流程的模版,在右侧上方将服务接受选定的…改为文件和文件夹,从左侧添加一个“给Finder项重新命名”到右边,它会提示你是否要创建副本,我们选择不添加(当然你要是觉得不保险也可以选择添加,不过仅仅是重命名,问题应该不大)。之后按照图上的样式设置一下就可以了。

Photobucket

接下来只要保存这个工作流程,给它取个名字就可以了,我这里叫做批量重命名。

之后就是批量选择你想要重新命名的文件之后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的下方应该就可以看见刚才保存的那个服务了吧:

Photobucket

点击之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此时我们就可以按照“剧集名称 – S季数E集数”的格式来修改文件名了,左下角会出现名称的预览,确定前先看看中不中意吧:

Photobucket

好了,点击继续,你就会发现所有文件名都已经更改成功了!(耶~~)

如果是电影的命名,则相对而言容易一些,只需要更改为“电影名 (年代)”就可以了,比如说
The Dark Knight (2008).mkv

如果你的电影文件分为多个部分(这个在几年前很常见)就需要先将保存这个电影的文件夹按照上面的模式重命名,之后再将每个文件命名成形如
The Dark Knight Pt1.avi
The Dark Knight Pt2.avi
的样子就可以了。

折腾了这么半天,我们终于做好了准备工作。的确,就这而言Plex还大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就期盼制作小组们可以在下一个版本里做出改进吧。

那么之后就是安装Plex了,从http://wiki.plexapp.com/index.php/Downloads 下载最新的0.9版,安装好之后打开就会出现配置界面,这里我就直接盗用官网的图片了:

Photobucket Pictures, Images and Photos

第一个是让你设置电影的文件夹,第二个则是电视剧,最后一个就是音乐,因为我还是倾向于用iTunes来管理音乐,最后这一步我就Skip过了。

安装好了之后在菜单栏就能看见如图所示的图标,那就是Plex Media Server,并且它会自动开始扫描文件。

Photobucket Pictures, Images and Photos

等它扫描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察看结果啦~
Photobucket

怎么样,看上去还不错吧。对于每部片子,还可以察看全片的简介和每集的简介(如果有的话):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封面图,背景图会自动下载,现在看来这个数据库还是挺全的。

之后我们就可以打开Plex了,从Plex里进入剧集浏览界面后会自动播放片头音乐(部分,原理未知),并且会显示媒体分辨率,编码等信息:

Photobucket

至于软件本身的设置大家可以自己摸索,如果需要显示外挂字幕的话需要在Preferences–视频–字幕里将字体调为Arial Unicode MS,字符集可以默认,之后将字幕用文本编辑打开后另存成UTF-8编码的格式才行。

Photobucket Pictures, Images and Photos

不要问我为啥只能用该死的Arial,我也想知道。MKV的内封字幕不用管,软件会自己加载。另外播放的时候也可以按M键调出菜单,有兴趣的就请去看看吧~

说了这么多好处,现在来说说缺点吧。首先需要手动改名绝对是一大坑爹的事啊,虽说对于0Day的命名格式这个软件可以自己识别,但是如果是按照国内字幕组的命名格式的话这软件就直接呈天然呆状了,字幕也是个问题,普通的srt字幕倒是没啥大事,但是对于有着各种特效的ass字幕显示效果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所以虽然我标题写的野心很大的样子,不过实际上现阶段这个软件还有不少的路要走,恐怕我也还没办法在这一个软件里实现全部我所希望的视频功能吧。

最后,如果想要看看详细的软件使用指导,可以去Plex的Wiki页面察看,当然是英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