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拼音中数学符号的输入(LaTeX)

晚上我在做翻译的时候突然感叹,要是 Google 输入法能用LaTeX(确切的说是AMS LaTeX)格式输入各种数字符号以及希腊字母该多好啊(刚才输xi就立刻有Ξ和ξ出现在备选项里了,这就是今晚的工作成果吧),然后我就突然想起来了 Google 输入法好像有个自定义短语的功能。然后我就想,以 Google 公司的 geek 传统肯定是有导入导出功能的。然后一看果然有,就在属性设置→词典→编辑自定义短语→导入那里。

然后我就研究了一下导入导出的 dis 格式。嗯其实很简单,首先是 ANSI 编码的文本,里面每行一个短语,前面是你要输入的代码,中间隔一个制表符,后面就是自定义的短语。

如果你不会 LaTeX,下面这段你基本就不用看了,当然愿意点进来说明你还是对用 Google 输入法输入数学符号有兴趣的,那么就把一开始的那个 dis 文件 down 下来

嗯于是我就把 Google 拼音输入法软键盘里数学符号的符号的 LaTeX 代码弄了出来,弄出来的dis文件在这里(因为 blog 不支持制表符,所以也就不能贴出来大家复制粘贴了),大多数没什么好说的,要说的首先是平行 parallel ∥。这个符号在 LaTeX 里实际上不叫 parallel ,叫 \shortparallel,比一般的 \parallel 稍微短一些,不过既然 ANSI 里这符号只有一个我也就不蛋疼了。然后这个符号在 LaTeX 里还有一个用途是一种特殊的括号,代码是\lVert 和\rVert,所以我也就把这两个加入了。当然了由于 dis 文件里左边的代码是不能有大写的,而LaTeX里显然是区分大小写的,而\lvert 和\rvert 指的是单竖线|,所以这里比较蛋疼。另外是弧 arc ⌒,这个 LaTeX 里是没有的,因为 LaTeX 里的上下标系统非常发达,根本就不需要这蛋玩意,例如 \widearc{abc} 这种,所以我就把它叫 arc 了,不过为了显示对 LaTeX 的敬意(?)widearc 也可以弄出来⌒。至于开方 sqrt √,LaTeX里的\sqrt 语句自然比这个漂亮多了,另外还有两个软键盘里没有的 fallingdotseq    ≒和oplus    ⊕,这是在word的符号库里找到的。如果还有什么ANSI数学符号我这里面没有而LaTeX符号里是有的(比如这里),请务必在下面留言,我会及时更新文件的。

我另外还做了希腊字母的两个导入文件。由于LaTeX的希腊字母输入就是\alpha \Beta这种所以这些也可以认为是LaTeX语句了XD。大写字母在这里,小写字母在这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导入的短语会自动占据第一位,所以希腊字母的导入请谨慎,比如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我现在xi的第一个是Ξ,第二个是ξ。

以上,由于这玩意匆忙做出来,有不小的可能会有问题,如果使用中碰到了什么问题请不吝在下面留言告知。

p.s 在文件的最后我加了个latex LaTeX,结果打成了LeTeX,这太黑历史了

记一件有趣的事

今天晚上qq忘了隐身,一个小萝莉(父上单位同事的女儿)给我发qq过来,让我看她qq空间里的照片。于是点进去,看到了现在的小学生是多么可怕。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分享的一篇日志。这里引用一下:

  请你打开QQ,然后随便找一个联系人,输入“明’慧”两个字,结果发出去别人永远收不到。只要你这段话中含有“明’慧”两个字,就必定让别人收不到~~~ 是你发的出去,你知道发出去了,但是别人那里就是收不到~~~完全收不到

你知道为什么吗?
不信?赶紧试试吧!
或者用自己的两个QQ也可以试试              我就已经试过好多人了,是真的,完全是真的

据说有一个女孩叫明’慧,为了跟男朋友私奔,和家里所有人闹翻了来到陌生的城市,每天在网吧等他来。
结果他家里人不同意他和女孩的事,又跟他介绍了一个更漂亮的女孩,他不会来了,女孩苦等了一个月,身上钱也花光了,这一个月她给男朋友的QQ留了上万条消息,没有等到一条回复。
女孩绝望了,就买了100颗安眠药,在网吧的包间里,冲着可乐吞了下去。
由于她死的时候QQ没关,就化作了一股怨气注入了QQ。
后来QQ发出这个名字,无论什么字,只是带“明’慧”两字的别人都收不到了。  如果你看完日志没有分享,“明’慧”会一直留在你的QQ里,留在你的心里……谁不相信的可以试试,如果试了是真的,请转载回你的空间让所以人都知道!

好吧我还专门找静默试了一下,这个屏蔽关键词是有效的。这真心让我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

P.S: 小妹妹你让我看你的相册,可是相册全都有密码啊。

I am the Bone of My Sword —— 天空之剑随想

借用了Fate里Archer的那句著名的台词,不过我想用来形容天空之剑是再好不过了。近日终于通关了塞尔达传说的最近一部作品,颇为尽兴,于是来写点感想顺便作为推荐。

第一次知道塞尔达传说这个游戏是在小学毕业出去旅游的时候,在亲戚家里看见别人家的孩子拿着砖头GB在玩,现在想来应该是梦见岛。游戏并不简单,因为我看见他不停地在翻攻略看地图数格子。GB对于小时候的我是个奢侈品,自然在那之后我也无缘自己拿来玩玩。再后来的记忆也就是拿模拟器玩了FC上的初代塞尔达传说,不过由于难度太高,在死了几十次也没找到第一个迷宫的情况下就放弃了。之后过了很久,直到GBA模拟器成熟,我才算是第一次在模拟器上玩了一部完整的塞尔达作品《小人帽》。虽然是Capcom代工的,但是素质不低,使用各种道具解密破关带来的成就感无与伦比,从这之后我就彻底成了塞尔达传说的脑残粉。去年是塞尔达传说25周年,任天堂也搞了不少活动,从开放3DS eShop的梦见岛下载,到3D重制的时之笛,再到免费的4之剑(找不到人联机的苦逼表示……),当然还有在部分地区举办的音乐会(去不成的苦逼继续表示……)。不过毫无疑问,重头戏则是时隔5年终于又一次降临在家用机上的《塞尔达传说——天空之剑》。当然为了能玩这个游戏我花了59刀去淘了个二手的Wii,又花了75刀买了手柄同捆版的游戏,不过想来想去舍不得拿黄金手柄来玩,于是又花了80刀买了Wii Motion Plus + Nunchuk(该死,澳洲的配件真TMD贵)。当然想要插到笔记本上一个视频捕捉设备也少不了(我的钱……)还好这玩意有便宜的,秉着能用即可的原则(实际上是已经没钱了)12刀买了个最便宜的用。总之虽然折腾了很久,最后终于可以玩上了。奋战了月余终于通关,总体上来说,可以无愧称之为历代最高一作了,时之笛过了这么多年也终于可以让位于后人了。

剧情

传统上,塞尔达传说的剧情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当然每一作塞尔达传说都有一个剧情,但是其并不重要,所有的剧情都是为了游戏的玩法而服务的。从制作人访谈里面我们也可以知道,每次都是先确定游戏要怎么玩,之后才确定剧本要怎么写。例如时之笛之所以有时空穿越的剧情,就是因为制作人觉得不同体型下使用不用的道具冒险会很有意思,所以才有了成年Link和少年Link在时间中穿越的剧情设定。游戏里的每一个NPC也仅仅起到符号的作用,对于你而言,那些人不过是用来买道具的,或者做任务的等等。不过天空之剑一改往日NPC全是路人甲的设定,赋予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格。特别是塞尔达的形象算得上是有史以来最为丰富的了,颇有一种强势的邻家女孩的样子,刚一上来就把Link从崖边推下去了(笑)。当然还有自以为是的喜欢塞尔达的Groose(当然最后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主角而放弃了),总是一脸的弱受样却能做3000个俯卧撑的崇拜Link的Fledge,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喜欢的人告白最后却被NTR的Groose的小跟班Cawlin,借着自己高帅富的样子一句话就把别人快要追到的女友抢过来的Pipit,长着可怕的样子却十分羞涩的Batreaux,一股子机器腔成天在你耳边废话如果毒舌一些的话就如同GLaDOS一样的精灵Fi,还有每次见到Fi都甜言蜜语之后还要损一损Link的机器人Scrapper,像Gay一样的大反派Ghirahim。等等诸如此类第一次使得塞尔达的世界变的如此丰富,也让我这一次在救出塞尔达后头一次有了“终于又能和你见面了”的感觉。当然,剧情刻画上的增强并没有说这次剧本终于成了游戏的主人,为玩法服务的核心还是没有变,但是却使得整个世界活了起来。

操作

按键操作从游戏机诞生伊始就成为了标准的配置并一直延续至今,但并不是说人们就对其满意了。撇去街机的各种拟真控制器不谈,从FC开始我们就见过不少诸如光枪啊,机器人啊,能量手套啊什么的设备,不过一来限制多多,而来适用的游戏也太少。虽然各厂家想方设法的搞拟真控制器,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推广开来。直到Wii,任天堂第一次把拟真操作器作为主输入部件而不是配件来卖,并带来了一直刮到现在的体感风,其他两家也都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并不是说体感操作就能一统江湖了,6年过去了,从刚开始的一窝蜂是个游戏就要晃两下到现在的受欢迎的体感游戏清一色都是休闲游戏,基本上所有人都会同意传统游戏和体感八字不合。只要想想玩马里奥的时候还要顶着Wiimote跳来跳去顶砖块就非常蛋疼了,所以在马里奥银河里体感只是做了辅助,核心的操作仍旧是由按键来完成。但是这次的塞尔达传说却将核心的操作全部体感化了,老实说我之前一直有些担心,但是实际玩到游戏之后不得不说这样的操作屌爆了。Wiimote在游戏里化身成了一把剑,而这把剑就在你的手中,随着你手臂挥动的方向而动。I am the bone of my sword当我挥动Master Sword的时候,我脑海里首先映出的就是Archer的这句名言。斩,削,切,刺,以前用按键来发动的动作这次完全交给了玩家自己,相对的,本作的战斗难度也得以大幅提高。虽然塞尔达传说一直被分类为Action Adventure,但是以前的各作在动作方面都无甚难度,只要能够使用正确的道具,剩下的就是狂按A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这次由于把挥剑和格挡动作都交给了玩家来完成,在提供了更自由的战斗方式后敌兵的行动也变的更加狡猾,如何挥动手上的宝剑来战斗以及如何在正确的时间使用盾牌来格挡就成了全新的挑战,而Boss战的紧张感和胜利后的成就感也是前作无法比拟的。5年前Wii发售时承诺要达到的游戏体验终于在这一刻变成了现实,虽然是晚了些。除去战斗的操作,UI菜单的设计也可以说是为Wiimote量身定制的,切换道具和物品非常流畅,终于没有“点进菜单->选择->退出菜单”这种打断游戏流畅度的烦恼了,估计这也是本作将使用物品和切换道具变成实时而不是暂停的原因了,战斗时也不能借着喝药的空隙休息了,节奏更快。总之这次的操作可以说是为Wiimote量身定制,并且做了一个漂亮的实现,本作之后,我是再也不想回到按键的塞尔达时代了。

谜题和Boss

如之前所说,传统的塞尔达系列的核心大概就是各迷宫中的谜题,联欢相扣的谜题虽然在解不出来的时候有一种让人要砸手柄的冲动,不过在解出来之后带来的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本作的迷宫难度较之前有所下降,首先迷宫的层数变少了,所有的迷宫几乎都是一到两层,其次谜题也简单了,特别是还有Fi在那里不停的“看这里,看那里”的作提示。不过这也并非说难度就向无脑化发展了,迷宫每一层变的非常大,视野也宽阔许多,其次以前迷宫外是没有谜题的,这次谜题却遍布各地,密度比起前作要高出不少。只要从Skyloft下来,就要面临着一个接一个的谜题。当然单独的谜题由于难度有所下降所以解出来很快,这也使得连续解谜后获得的成就感更容易。不过虽然这么说,我还是被几个谜题卡住了不少时间,当时真的是想摔手柄啊…

另一个重点则是Boss战,之前说过了,这次的Boss因为对操作要求很高,所以普遍比起以前要紧张不少,另外巨大的Boss也变多了,压迫感十足,特别是前后要打三次的The Imprisoned,每次方法都不尽相同,一次比一次刺激,最后将之打倒封印的过程,也是我第一次在塞尔达传说系列里玩到紧张的心都要跳出来了的过程。顺便说一下本来很好打的Bilocyte因为没找到诀窍死了好几次,算是最窝火的一场战斗了吧。另外Koloktos是一大亮点,大概是整个游戏里技巧性最强的一个Boss了吧。

其他

黄昏公主里有收集影之虫的剧情,老实说那部分的体验做的很枯燥无趣,这一部分在天空之剑里进化为了精神领域,玩法一样,都是收集一定数量的东西,但是由于这次加入了一击必杀的看守以及限时的冷却时间使得紧迫感大大加强,体验瞬间就从一个很无聊的强制收集过程变成了刺激的“躲猫猫”游戏,应该是整个游戏里的一个亮点。首次使用的交响乐配乐效果也很棒,Ballad of the Goddess百听不厌。空中飞翔作为交通工具比起骑马,开船或者开火车对我而言受用多了,一直飞到最后也没有厌烦感,之前开船和开火车,特别是火车,到了后期真的很厌倦了。至于画面…我拿AV线接出来效果就和屎一样,宣传图里那种油画的感觉完全没有,整个画面糊的非常彻底,更别提和那些拿模拟器硬改分辨率达成的效果了,看来想要好的画面我还要先配个好的电脑。另外瓶子等物品再也不是可以全装在身上了,每次带在身上的只能有8件,其他的则寄存在物品店里,理论上这样可以配合所去的地方自己进行调整以方便冒险,不过整个游戏对这点并没有做强调,这个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探寻系统的加入大大方便了寻找东西的便利性,再也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了。武器升级系统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亮点。道具继承了一贯的水准,是游戏推进的关键,也为体感做了优化,新道具有,不过玩了系列那么多游戏,这点东西也都见怪不怪了吧。体力设计很有趣,限制了不少无脑乱跑乱砍的玩法。

总体上而言,天空之剑和之前的系列作品虽然骨子里一脉相承,但同时也做出了不少大胆的创新,估计会对后续的塞尔达系列会有不少的影响,按照制作人的说法,下一代家用机的塞尔达不用再等5年,不过这话和暴雪说我们不跳票一样不靠谱,我也只能期望如此了。那么下一代终于也要上高清平台了,希望能够继承一直以来的品质,不断带来新的体验吧。在那之前,我还是继续把天空剑完美了吧。

对了2012也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出安徽记(流水帐向)

去 的火车上下铺对面是个男生,随便聊了聊知道他是在北京学了半年法语然后回家的。然后偶然发现他的笔记本上有画得非常漂亮的少女,一半身体破掉了之后露出的 是机械。然后他又给我看了几幅画,都是超棒的可以用来就着吃三碗米饭的少女。于是我才知道他原来是学漫画的,本来已经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了(专业前三什么 的),然后去法国学动画制作。问之为何不去11区学,他表示11区动漫产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etc。之后他申了个P站号,虽然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贴上去画。喂喂,说好的更新呢。

到了马鞍山,差点坐过站,等あなた来接,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就和あなた住到宾馆里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基友打来电话,问我出什么事情了,我说没什么啊怎么了,他说我Q号好像被盗了让他充钱。我赶紧找网吧,结果还没到网吧,某最近刚刚成为赢家的师兄就发短信告诉我他被骗了2K……在此提醒大家年末了多加小心,不法分子也要过年啊!

第二天(喂宾馆的部分呢!)去了芜湖的方特游乐园二期,嗯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子供向但还是很有趣的,看4d小电影各种被颜射。然后就是各种加速度器械。在此我要特别说一下海盗船,由于我上次坐这玩意少说也是小学时代了,因而这次才发现,在高处突然失重时那种失神的感觉完全和[哔-]了一样啊!因而听到船上妹子们在失重时的大声喊叫总有一种听到人家了不得的隐私的感觉。另外大转盘绝对是最凶残的游乐器械没有之一,坐完下来我真心是快吐了,幸好有あなた的膝枕才缓过来。晚上住在了巢湖市,嗯,宾馆屌爆了居然还有一体机,网速也很带感,结果就是我看视频看到了半夜三点。在此称赞一下あなた的作息,大学时就发现了他作息超规律,原来即使是假期也是12点准时睡觉,而且睡觉很安静,对于一个所有室友都打呼噜的我来说,あなた的室友太值得羡慕了!

第三天早上我们去看了巢湖,嗯果然即使是湖只要足够大也就可以一望无际。之后去了巢湖市一个景点,里面有一个巨长的山洞,里面还有一段路是水路要靠渡船才能过去。然后去泡温泉,嗯好舒服,鸳鸳戏水什么的,就是あなた确实肚子上长了一圈赘肉,加油减肥吧(大拇指)。

晚上我们就到合肥了。和达叔,某萌神还有あなた四个人吃饭,由最近很有钱的萌神请客。在此小吐槽一句,萌物他们是每学期固定有几百块报销书费额度,其他南七的同学至少也能报销专业书,我可是教科书都得自己掏钱买嗯。吃晚饭和达叔去打dota,用奇葩的五核阵容(狂战月骑,大根黑鸟,17分钟身上只有一开始裸的鞋和一个回五的虚空,我的SF和达叔的白牛)艹掉了对面拥有TB,火熊猫两大imba英雄的正常向阵容。之后又去研究生宿舍找了找同学,然后发现因为速度太渣送给包子的ssh果然速度还是很渣。萌神依旧在那里卖萌,玩三国关羽被X到红血然后开大,没开2秒就被X翻,不但送了人头还白耗一个大,GJ。

第三天早上醒来已经是11点了,找包子出来一起吃了午饭(陕西面馆还是6块一碗,联想起帝都的鬼畜物价,唉……)下午包子,萌神,あなた,sakuraちゃん等人(LYF你感觉怎么样了)大家一起去唱KTV,嗯我又拿出了我的毁歌技巧毁了Only my shengdiyage,再来一次给个机会等歌。晚上和还在合肥的大学同学们一起吃饭,席间我向一个在量信实验室的阿宅同学努力人肉一直不肯回fo的校友蝴蝶蓝@AiHina真名实姓,未果,因为貌似蝴蝶蓝是潘建伟那边的人(传说中保过去就有40K奖学金拿,至于某对贤伉俪拿到了各300k,屌爆了)。吃完了去打台球,虽然我上次打台球还是初中时的事情,但是没想到居然还能输赢参半,不错不错。果然台球是个靠人品的游戏么。果然QQ桌球也是能提高台球水平的么。

第四天就是有爱的见小草莓推友的时间了,然后湿胸表示中午都抽不出空来,实在是太残念了QAQ。到了校门口先看到了穿着帅气大衣的阿咩@chiusx,然后往远处一看,有两个如同胖瘦头陀般的人站在一起,果然就是两个湿地小李君@ljsabc和球形姬@Micaiah_Yin。李君头发上扎了个みお的方块发箍,我表示应该等头发长长了扎两个然后染成蓝色。等了等社会人@nicky1605也来了。然后去饭醉。饭醉过程是黑历史不提。饭醉之后大家表示意犹未尽,于是决定去KTV唱歌。到了KTV我才发现阿咩居然穿了一件皮裤,实在是太!棒!了!我日常性的毁了前面说到的两首后阿咩展露出了惊人的唱技尤其是Bad Romance,简直就是雷帝在世(虽然英文歌比日文歌还忘词是个槽点)。之后我对李君感叹,为什么阿咩不带把,因为她已经屌爆了。李君亦深以为然。唱完歌送走了阿咩,和李君球形姬打了几盘dota。嗯李君还好,虽然偶尔卖个萌但支援还是挺到位的,球形姬就各种惊艳了,什么出门裸挂件的TB啊,宁死都不肯钻进我的身体里的小狗啊什么的。不过还是很欢乐的几局,打完就上火车了。然后没想到晚上10点上车居然早上7点半就到了,我过去的时候可是晚上11点上车下午4点才到啊。Z果然就是贼快么= =

Mac工具癖

2013/11/02:删去了没必要的内容,看上去清爽一些了。

2013/07/26:修正了不合时宜的内容,不过有点乱了orz,凑合着看吧。

2012/12/18:修改了视频播放部分的内容

2012/07/01:小修补

不知道是不是Apple4us开的这个头, 总之工具癖系列应该算是一个广受欢迎并且也有不少人写的一个东西。虽然这个风潮似乎是过去很久了,不过火星点没关系,换到苹果系统下也有4年了,我就写写自己的工具癖吧。

首先是一个虽然不起眼但是在特定时间不可缺少的软件。Windows下的Aero Snap是一个不错的东西,但是OS X里并没有相应的功能,不过我们有Shift ItWindow Tidy,前者是免费的,不过已经停止开发很久了,但是有人fork了一个在github上继续开发。后者是收费的,不过在前两天感恩节的时候限免过。我现在用的就是后者,从可视化角度来讲要优秀一些。当然,如果你更加喜欢用快捷键的话,前者是更好的选择。(UPDATE: Spectacle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还免费)

之后是一些i字头的软件,作为照片管理的iPhoto和作为音频管理的iTunes。二者的核心都是以库来管理文件,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种文件管理方法,所以常常会有人对iTunes恶语相向,毕竟如果作为音乐播放软件来说,iTunes太大太笨拙了。我也并非一上来就能接受,想来以前每每提到iTunes都要在心里恶狠狠的骂上两句,每每在论坛上看到有人骂iTunes也要上去帮忙踩上两脚。不过我现在已经离不开iTunes了,上千首歌如果真要手动使用文件夹管理的话我现在真的无法想象,而使用iTunes则可以方便的管理,并且使用搜索和智能文件夹轻松归类和找出符合我要求的曲目。当然iTunes并不支持网上各种稀奇古怪的音乐格式,这时候我们只要一个叫做XLD的小工具就可以方便快速的进行转换了。如果你无法理解用库来管理文件的好处,也许你可以阅读一下这个文档,虽然是说Windows的,但是核心思想并没有什么区别。另外如果喜欢欧美音乐的话Spotify绝对不能错过,就是国内用起来恐怕太麻烦了,看自己的情况吧。其它的文件管理程序还有Papers,如果你有一堆科技文献需要整理的话,那么没什么比Papers更加合适了,虽然这个软价格并不便宜。

对于图像编辑,OS X没有提供像Windows下画笔那样的小程序。当然你可以选择Photoshop,但是一来价格昂贵,二来绝大部分时候你是用不了那么多功能的。我现在用的是Pixelmator,应该可以满足很多人的要求,不过不是免费软件。说到截图,OS X自带的截图工具已经非常强大了,如果你还不清楚,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之后是视频播放器,国人做的MplayerX是一个不错的视频播放器,如果你只想拿上来就看,那么没什么比这更傻瓜方便的软件了。另外XBMC作为一个媒体中心软件异常强大,对此可以参考我那篇写Plex的文章。顺便我现在基本上都在用XBMC,没什么觉得不满的地方。

接下来则是办公套件,苹果的iWork系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Keynote作为演示工具可以甩PowerPoint几条街,如果你做演示的地方有Mac电脑(这概率太低)或者你能够把自己的电脑搬去做演示,那么忘记PowerPoint吧,用Keynote做一个能够让大家下巴掉到地上的演示吧。如果实在需要使用MS Office格式,那么iWork也可以导出,但是鉴于MS Office自己的各个版本都没办法好好兼容,你也不要期望iWork能够做的更好。不过一般的应用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另外如果需要团队协作的文档,MS的SkydriveOffice Web App最近用了觉得还不错,毕竟微软自家的东西兼容性当然最好,当然MS Office也是有MAC版的,这个没有用过,就不做评价了。

之后则是程序猿们的时间,OS X上如果要开发软件必须要装Xcode,至于编辑器无非是Vim,Emacs一类,我无意在这里挑起任何可能的争论,所以关于这两个软件在Mac下的图形界面版本还请各位自己搜索。另外TextMate是OS X下独有的强大的编辑器,感兴趣的人可以去试一试,但是这个是收费的,并且并不便宜。另外还有最近兴起的Sublime Text也很不错,值得一试。对于终端,OS X自带了一个,对于大部分人应该是够用了,调教的方法和其他*nix系统里的终端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了,如果你对终端有特殊的需求,也许你可以尝试一下iTerm,不过我没有深入用过,就不做评价了。另外至于包管理器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挑一个你喜欢的吧,我用的是Homebrew

另外还有一个全局的系统通知软件:Growl,虽然不是官方的软件,但是由于其在OS X上非常受欢迎,所以很多第三方程序都有实现对它的支持。如果你需要一个通知中心的话,这个软件绝对不能错过。1.3版是收费的,不过你也可以下载免费的1.2.2版本。当然了,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的话,这个软件是开源的,你可以直接编译最新的版本来使用。嘛,当然现在系统自带通知中心了,这个也可有可无吧。

自动化工具中,Quicksilver无疑是OS X下一个绝对不可缺少的软件,通过插件,它可以实现很多之前需要多步点击才能做到的事情。最简单的用法就是当做快速启动程序,当然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在设置里的PreferencesActions里你可以看到所有支持的操作(安装不同的插件这里支持的操作会有不一样),你可以通过打钩来激活你需要的动作。另外在Triggers里你可以定义快捷键,对于重复操作完全可以使用快捷键一次完成。Quicksilver还可以配合Growl实现iTunes播放提示,这样就可以免于安装GrowlTunes了。Quicksilver的功能还有很多,通过Google可以找到很多应用,这里就不多说了。其他类似的软件还有Alfred,这个我没怎么用就不说了。另外系统自带的Automator也是非常优秀的自动化流程工具,我在这篇文章里曾经演示了如和用它实现文件批量重命名,但是其功能还有很多,如果你愿意挖掘,很多第三方软件是完全没有必要存在的。如果你觉得Automator还不过瘾,那么AppleScript可以帮你实现更灵活的操作,这里有一个文档可以作为参考。另外,系统的服务是一个好东西,你可以在偏好设置键盘/键盘快捷键里设置你常用到的服务的快捷键,别忘了去看一看,里面一定会有你感兴趣的东西的。我相信如果你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工具,你会免去很多重复劳动,和无效点击,有效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最后,再介绍几个小工具吧。OnyX可以让你方便的调用系统的维护脚本,不会用命令行?用这个就行了。OS X卸载文件没有卸载程序,直接把程序拖拽到垃圾箱里去就好了,不过毕竟有人对留下来的配置文件不爽,那么AppCleaner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了这么多,虽然我尽量覆盖了我使用中的方方面面,但是难免也有遗漏的地方,如果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东西,尽可以留言,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答的:)